继承传统 VS 立意创新,哪个更重要?
——云辩论给你答案
第八期微论坛回顾

刘春晓
中央电视台《法律讲堂》主讲人
广东省律协青工委主任
世事洞明皆学问,人情练达即文章。在办案过程中常常会发现,同一个案件相似的观点,有些律师就能得到更高的认可度。我认为好的表达通常满足两个条件:第一,自带气场,让法官、观众进入其预设的逻辑、氛围之中;第二,让人印象深刻,无论是否认同其观点,都能听进去。本次参与云辩论的四位律师就让大家感受到了表达的魅力。

马俊
大成刑委会副主任
山西省律协副会长
中国政法大学法硕学院兼职导师
立场: 立意创新更重要。
立意创新。首先是管理模式,从传帮带到新兴协作模式的创新。第二是营销模式,从口耳相传的获客渠道到利用新媒体手段宣传的创新。第三回归到刑事辩护,创新是把蛋糕做大,比如延伸到刑事非诉业务,或者以刑事为主,开发配套法律服务,以及与法律相关的服务。
立意创新更重要,不是说要丢弃“传统”,而是如果只做“传统”,就会发展慢、发展难,天花板很低且很难逾越。如果仅按照传统模式,青年律师可能跑不赢市场上经验丰富的律师。曾经一个案件让我认识到,更重要的是法律服务方式的创新,比如说在法律服务的基础上附加其他服务。不仅要看能为客户做什么?更要看客户需要什么?就我个人经验而言,创新能带你上高速路。
对于年轻律师而言,传统的手艺决定了事业发展的深度,创新决定了高度。如果在信奉经验为王的行业中一成不变,很难在短期内达到一定高度。传统是根基,但是如果要长得高,要创新为王。在办案的过程中稳中求进,在发展的过程中寻求创新,想与成熟的老律师进行竞争,立意创新更重要。
行万里路,读万卷书,我想对于这个问题,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观点,自己的体会。
金句分享
传统更多的是基本功,而创新更多的是发展模式的创新。基本功决定深度,创新决定高度。
——马俊律师

任洁
江苏天贤律师事务所主任
江苏省律协刑事法律业务委员会主任
苏州市律协青年律师工作委员会主任
江苏省律师培训 刑事业务授课专家
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兼职教授
立场: 继承传统更重要。
从个人角度来看,传统是通过听说读写来提升办案技能;创新是通过新科技带来的新办法提升办案技能。从律所角度看,传统是通过朋友介绍、当面邀约的方式获得客户;创新是随着科技的发展,通过网络的手段来提供法律服务。
要说传统和创新在律师业务中哪种更重要,我们应该看哪个更不能被取代。刑事辩护是基础型的业务,师傅的传帮带,教会我们如何接待客户、如何会见、如何阅卷、如何在法庭发问、质证、辩论,这些都是老手艺必须坚持。而像法条检索、可视化图表就是新方法,他们是可替代的。在律师业务中,重要的是思维,当脑中已经形成了相应的思维,是不是采用可视化的方式表现就不重要了,也可以用手绘的方式来呈现脑中的思维。
对于青年律师来说,要通过扎扎实实的训练来提升个人竞争力,而不是想着在办案能力方面走一些捷径。对于律所的模式来说,互联网模式的律所应是创新的模式,但通过流程化的模式来提供法律服务有它的弊端。刑事案件每个都不相同,必须通过一对一的方式提供线下的服务,从用户的需求来量身定做相应产品。
金句分享
希望青年律师:扎扎实实练好一些基本功——听、说、读、写,认真听讲座、听庭审,由个案积累口碑,扎扎实实服务好每一个客户。创新一定要有,但是一定要坚持传统是根源。
——任洁律师

胡瑞江
浙江厚启律师事务所主任
杭州市律师协会理事
杭州市律协刑民交叉法律事务
专业委员会主任
浙江省律师协会刑事专业委员会委员
立场: 继承传统更重要
坚持传统更重要。第一,目前律师业务中案件数量占比大的都是传统业务。第二,律师进行的工作大多是传统的工作,比如阅卷、辩论等,办案的思维不会随技术的改变而改变。第三,是传统的思想,比如刑事法律的基本原则、理念。
要继承律师行业的传统技能,有三个路径:第一,师傅肯教徒弟;第二,年轻律师要主动去找到好师傅、好平台,才能练到真功夫。第三,是律协应该给年轻人创造学习“老手艺”的机会。
“传统”是固本强基,“创新”是锦上添花。现在有多少律师在真正钻研传统技能——文书撰写、口头表达等等的?我觉得基础功夫不能散。比如说刑事合规是创新,但如果刑事辩护都做不好,又怎能做好合规的工作呢?我们提倡的创新,是坚持传统基础上的创新,如果基本功没打扎实就创新,很容易走偏。
坚持传统走得稳,选择创新走得快,但走得快的风险大。对于刑辩行业,我们如果将创新放在比传统更重要的位置,会比较危险。创新有三种:第一,业务技能上的创新,这没有问题。第二,业务类型上的创新,比如说刑事合规(刑事风险防范)就有巨大风险,很可能“防着防着就成了共犯”。第三,业务开拓上的创新,传统是口耳相传,慢但是稳;在互联网上发广告可以认定为是创新,但如果发的广告有不实宣传内容,最终会伤害到律师行业。
需要强调的是创新成功的一定是少数。律师是终身学习型的行业,所以一定要把一些老业务磨炼好。
金句分享
不要羡慕别人的创新和实现了跨代发展。这些是只表象,所有跨代发展的先例都没有逃过一万小时定律。我们要怀揣创新的梦想,脚踏实地的坚持传统。
——胡瑞江律师

王思维
上海博和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
上海律协刑诉法与刑事辩护委员会主任
上海律协青年律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
立场: 立意创新更重要
我们这一代如何为行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,是创新。创新有三部分:第一,使用新技术、新方法,提升效率;第二,接受新理念、新知识,学会跨学科、跨领域地提供服务;第三,开拓新业务,从刑事辩护到提供风险防范服务的创新;最后,所有的更新归根结底是“人”的更新,创新自己,在不同的案件面前给自己增加筹码,“人”变新、业务变新、服务方式也变新。
讲创新不是要排除传统,而是创新更重要:第一,不创新有些案件办不了。如在办理一些全国首例的案件时,是没有相关先例的。第二,不创新有些客户服务不了。如一个案子需要四地协办,就必须放弃单打独斗的模式,协同合作。第三,青年律师想弯道超车要创新。如网络犯罪就是青年律师未来的一片天地,学习新东西是年轻人的固有优势。第四,传统更要用创新的手段来坚持。原封不动地学习,不可能百分之百地继承,但如果在学习的基础上创新,就有可能达到百分之百的效果。
继承传统有赖于其它条件的配合,而立意创新更注重主观能动性。在行业里,顶尖的律师少;投师入门已经很难,名师是否能将其业务百分之百传授于你,需要打个问号;即便名师已经全部传授,名师的成长之路是否适合自己,也需要再作考虑。当今社会,名师著书立作、直播开课,传统之业通过创新之道可以获得。进一步说,还是自己最了解自己,在摸索发展的过程中,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就是创新。
金句分享
继承传统,是将前辈的衣钵穿在自己身上。而我们自己对行业的贡献是我们这代律师应该去创新的部分。我们不仅继承衣钵,还要发扬传统,发扬就是创新,今天的创新也将会成为未来的传统,传统与创新不断更替、转换的过程,不就是整个行业向前走的过程吗?
——王思维律师
进入直播回看
1、假如瑞幸在上交所上市,会比现在更危险吗?

主讲嘉宾:谢向英、胡瑞江、朱帅
2、从检察官到律师—漫谈“控辩双向思维”

主讲嘉宾:王凯、葛鹏起、詹勇
3、虚假诉讼罪面面观

主讲嘉宾:吕彪、武广轶、李道演
4、涉税刑事案件思与辩

主讲嘉宾:解琳、马朗、辛明
5、认罪认罚从宽案件如何避免被“龙套”

主讲嘉宾:张翠翠、阚吉峰、何峰
6、监察体制改革后,职务犯罪辩护仍大有可为?

主讲嘉宾:宋晨、罗鑫嘉、邓学平
7、那些年我们躲过的坑——涉黑案件辩护风险防范

主讲嘉宾:胡婧、黄奥、杜平
8、继承传统 VS 立意创新,哪个更重要?—云辩论给你答案

主持人:刘春晓丨 主讲嘉宾:马俊、任洁、胡瑞江、王思维